Linux挂载硬盘

如果不是特别老古董的机器,都建议使用GPT分区表!

查看硬盘

使用fdisk -l​命令,列出所有设备,查看需要挂载硬盘的物理路径

我这边需要挂载的硬盘为 /dev/sdb

硬盘分区

选择需要分区的硬盘,这里使用parted工具。

parted /dev/sdb

可以输入“?”来查看parted命令介绍。

创建磁盘分区表:

mklabel gpt​ 输入yes

创建分区,并分配大小:

mkpart primary ext4 1 -1

1
2
3
4
5
6
7
8
9
参数注释为下:

mkpart:分区命令

primary:分区名称

ext4:分区格式

1 -1:分区起始点和结束点,也可以使用百分比,如 1% 100%。

也可以直接使用mkpart​命令不加参数来分区,起始点和结束点默认单位为M,可以使用unit GB​命令来修改默认单位为GB。起始点位置前建议预留一些空间,不要从0开始。

如果设置错误,可以使用rm 分区编号​命令删除,分区编号可以使用print​查看。

使用quit​退出。

格式化

mkfs.ext4 /dev/sdb1​ 这里选择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,根据需求选择其他文件系统也可以。如果提示已有文件格式,添加 -f 选项强制覆盖。

挂载

  • 创建挂载点

mkdir /data

  • 临时挂载:

mount /dev/sdb1 /data

使用df -h​命令可以查看到/dev/sdb分区已经挂载到了/data目录了。

  • 取消挂载:

umount /dev/sdb1​或umount /data​都可以

临时挂载重启后会取消挂载。

  •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硬盘:

自动挂载硬盘选择对应分区的UUID来挂载,防止设备号会变。UUID唯一标识每一个分区,确保不会出现错误的挂载。

使用blkid /dev/sdb1​查看分区UUID

/dev/sdb1 UUID="XXXXXXXXXXXXX"

复制UUID=”XXXXXXXXXXXXX”

编辑 /etc/fstab​文件,将参数写入,实现自动挂载。

echo 'UUID="XXXXXXXXX" /data auto defaults 0 0' >> /etc/fstab​将参数写入/etc/fstab文件的最后一行,注意检查是否有错误,也可以直接使用vim /etc/fstab​命令手动编辑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/etc/fstab文件里有六项参数

第一列:设备文件或UUID或者label

第二列:设备的挂载点(挂载目录)

第三列:该文件系统的格式(可以使用auto参数自动识别)

第四列:文件系统的参数

第五列:dump备份的设置(0表示不进行dump备份,1表示每天进行dump备份,2表示不定日期进行dump备份。通常设置为0

第六列:磁盘检查设置(0为不检查)

验证

执行df -h​可以看到是否挂载成功

如果前面没有执行mount /dev/sdb1 /data​,此时应该是看不到挂载的,内核还没有读取/etc/fstab​这个文件,执行mount -a​,然后再执行df -h​,就可以看到/dev/sdb1已经成功挂载到了/data目录下。

重启后也可以看到/dev/sdb1分区自动挂载到了/data

扩容

查看链接